

选集播放
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剧情介绍
《我不是药神》是文牧野执导,宁浩、徐峥联合监制,徐峥、周一围、王传君、谭卓、章宇、杨新鸣等主演的剧情片。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,以 “药” 为切入点,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存、利益与救赎的故事,在嬉笑与泪水中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现实的沉重,上映后引发全民热议,成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。
故事的主角程勇(徐峥 饰)是个保健品店老板,生意惨淡,婚姻失败,还得照顾患重病的父亲,生活一团糟。他性格油滑,有点小市民的市侩,却也藏着一丝未泯的善良。一天,白血病患者吕受益(王传君 饰)找到他,恳求他从印度代购一种名为 “格列宁” 的仿制药 —— 这种药药效与正版药几乎相同,但价格仅为正版药的几十分之一,是无数买不起天价正版药的白血病患者的 “救命药”。
正版 “格列宁” 售价高达四万元一瓶,普通患者根本无力承担,很多人因此在家中等死。吕受益已经拖家带口,为了刚出生的儿子,他想活下去,才铤而走险找到有渠道的程勇。起初,程勇顾虑走私的风险,果断拒绝。但面对父亲急需手术费的困境,以及吕受益那句 “我想活下去,有错吗” 的恳求,他最终决定铤而走险。
程勇第一次去印度,凭借能说会道的本事,与印度药厂达成合作,以 500 元一瓶的价格进货,回国后以 5000 元一瓶卖给患者,赚取了巨额差价。他很快组建起一个 “卖药小队”:吕受益负责联系病友,刘牧师(杨新鸣 饰)担任翻译,思慧(谭卓 饰)是个跳钢管舞的单亲妈妈,女儿患白血病,她用自己的人脉帮程勇打开销路,还有一个街头混混黄毛彭浩(章宇 饰),因抢药与程勇不打不相识,后来成了他的得力助手,负责运药和 “放哨”。
靠着卖仿制药,程勇赚得盆满钵满,从落魄老板变成了病友口中的 “药神”。患者们拿着钱排着队求药,吕受益的病情渐渐稳定,甚至能带着儿子去公园玩耍,整个小队也充满了久违的欢笑。但好景不长,正版药厂家联合警方开始打击仿制药,而假药贩子张长林(王砚辉 饰)也盯上了这块肥肉,威胁程勇交出代理权,否则就举报他。
程勇害怕了,他知道走私药的罪名不小。在张长林的逼迫和对牢狱之灾的恐惧下,程勇以 200 万元的价格将代理权转让给张长林,解散了小队,自己则拿着钱开了家纺织厂,过上了 “正常人” 的生活。张长林接手后,立刻将药价涨到 2 万元一瓶,病友们陷入更大的绝望。吕受益因断药病情恶化,再次找到程勇,却被程勇冷漠拒绝。
不久后,程勇得知吕受益因不堪病痛和经济压力,在医院自杀。吕受益的死给了程勇巨大的震撼,他去医院太平间看到吕受益冰冷的身体,又在楼梯间看到无数病友绝望的眼神,内心的良知被彻底唤醒。他决定重新开始卖药,这一次,他以 500 元一瓶的进价进货,只卖 500 元甚至亏本卖,只为让更多患者能吃得起药。
为了维持供应,程勇变卖了纺织厂,甚至不惜自己贴钱。黄毛彭浩为了掩护程勇运药,开车引开警察,不幸被货车撞死。彭浩的死让程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,也让一直追查此案的警察曹斌(周一围 饰)—— 程勇的前小舅子 —— 开始反思法律与人性的边界。曹斌看到太多患者因无药可吃而死去,最终选择向上级递交了撤诉申请。
程勇最终还是因销售假药罪被捕,但在法庭上,无数病友自发前来为他送行,举着 “药神” 的牌子向他致敬。法官考虑到程勇的行为确实帮助了大量患者,最终从轻判处他有期徒刑五年。影片结尾,程勇入狱后,国家将 “格列宁” 纳入医保,白血病患者终于能买得起药了,程勇也因表现良好提前释放。
《我不是药神》最打动人的,是它对现实的真实刻画。王传君为了饰演好吕受益,减重 20 斤,在医院病床戏中,他蜷缩着身体,眼神空洞又带着对生的渴望,将一个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;章宇饰演的黄毛彭浩,外表叛逆,内心却无比纯粹,他抢药是为了给病友分药,最后为了保护程勇牺牲,那句 “他才二十岁,他想活下去,他有什么罪” 让无数观众泪目。
程勇的转变是影片的核心。从最初为了钱卖药,到后来为了救人亏本卖药,他的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复杂 —— 他不是天生的英雄,有恐惧,有私心,却在一次次目睹死亡后,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他人。而曹斌的挣扎,则代表了法律与情理的碰撞:法律是冰冷的,但执法者的内心可以有温度。
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令人心疼:刘牧师用信仰给病友力量,思慧为了女儿放下尊严跳钢管舞,吕受益想看着儿子长大却最终绝望离去…… 他们都是普通人,却被 “天价药” 逼到了绝境。正如影片中那句台词:“世界上只有一种病,那就是穷病。” 这句话道尽了底层患者的无奈,也引发了人们对医疗体系、药品定价等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。
《我不是药神》没有刻意煽情,却用最真实的故事让观众落泪。它让我们看到,在绝望的困境中,人性的光辉依然可以照亮黑暗,而那些敢于为他人挺身而出的平凡人,本身就是英雄。影片不仅改变了公众对 “仿制药” 的认知,更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完善,真正实现了 “电影改变现实” 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