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选集播放
电影《未列入名册》剧情介绍
《未列入名册》(《Off the Books》)将镜头对准 1941 年的布列斯特要塞,以年轻中尉科利亚・普鲁日尼科夫的视角,还原了一场被历史尘埃部分掩埋的惨烈抵抗。那些未被正式登记的名字,在炮火中淬炼出比勋章更耀眼的光芒。
1941 年 6 月 21 日,布列斯特车站被夏末的热浪包裹。年轻的科利亚・普鲁日尼科夫中尉紧握着永久服役任命书,穿梭在拥挤的候车室里。行李堆成的小山之间,士兵与家属的笑谈声此起彼伏,没人察觉到空气中暗藏的紧张。他怀揣着对军旅生涯的憧憬,快步走向不远处的布列斯特要塞 —— 这座横跨布格河的堡垒,即将成为他军旅梦的起点。要塞的红砖墙在夕阳下泛着暖光,哨兵的身影在城垛上移动,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,仿佛战争只是遥远报纸上的铅字。
科利亚还没来得及在新兵登记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,凌晨四点的夜空就被撕裂。德军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砸向要塞,爆炸声震碎了所有平静。睡在临时营房的科利亚被掀翻在地,砖石碎屑如雨般落下,他摸着额头的伤口冲出房门,只见要塞的塔楼在火光中崩塌,战友们在浓烟里奔跑呼喊。没有入伍仪式,没有武器分配,他下意识地捡起地上的步枪,跟着人流冲向被炸开的缺口 —— 这一刻,他从 “准士兵” 变成了战士,一场未被记录在案的战斗,就这样强加在他肩头。
要塞很快被分割包围,科利亚与一群来自不同部队的士兵被困在坍塌的地窖里。这里没有地图,没有补给,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。他凭借着任命书上的 “中尉” 头衔,成了这群散兵的临时指挥官。最初的混乱过后,科利亚开始分配弹药、清点口粮:每人每天只有半块黑面包,子弹要数着发使用,伤兵只能用烈酒消毒伤口。地窖深处传来伤员的呻吟,与远处德军的劝降广播交织成绝望的背景音,但科利亚在墙壁上刻下的 “坚守” 二字,却被所有人默记在心。
十个月的拉锯战,是对人性极限的考验。他们挖通地道到河边取水,趁夜色突袭德军哨所抢夺罐头,用床板加固防御工事。科利亚的军靴早已磨穿,制服上的中尉徽章在一次肉搏中丢失,但他每次清点人数时,总会在心里默念那些没来得及登记的名字:列兵萨沙擅长吹口琴,在最艰难的夜晚用破碎的旋律驱散恐惧;卫生员安雅背着药箱穿梭在黑暗中,直到被流弹击中仍紧攥着最后一卷绷带。当德军用火焰喷射器攻击地窖入口时,科利亚带头用湿毯子堵住缺口,火焰燎焦了他的头发,却没能烧断士兵们紧握的手臂。
深秋的雨水浸透了要塞的每一寸土地,粮食耗尽的士兵们开始煮皮带充饥。科利亚在日记里画下要塞的地图,标注着战友们牺牲的位置,那些歪歪扭扭的叉号,成了他们存在过的唯一证明。德军的最后一次总攻来得异常猛烈,炸药将地窖顶炸出大洞,阳光第一次直射进来,照亮了士兵们布满血污的脸。科利亚举起步枪,对着冲进来的敌人扣动扳机,子弹打光后,他抓起地上的刺刀冲向人群。
当要塞最终沉寂下来,德军在清理战场时,从科利亚的口袋里发现了那份从未登记的任命书。纸上的字迹已被血渍晕染,但 “科利亚・普鲁日尼科夫” 的名字依然清晰。他和那些同样未被列入名册的士兵,没有墓碑,没有勋章,却用十个月的抵抗,在布列斯特要塞的砖石里刻下了不朽的印记。
电影结尾,镜头扫过战后重建的要塞遗址,导游向游客讲述着这段历史。在陈列馆的玻璃柜里,一份泛黄的空白登记册静静躺着,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:“这里记录着所有未被记录的名字。” 科利亚们的故事,恰如布格河的流水,从未被正式记载,却永远流淌在历史的血脉里。